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甲铸)学霸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上周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线,一批高考高分学生披露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记者梳理发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遵照老师的方法学习、及时总结分析、广泛的兴趣爱好等正能量因素几乎体现在每一个高分考生的身上。
上海盲人高分考生:一星期不开手机 从不“开夜车”
上海市考生王蕴是一位盲人,高考取得了623分的优异成绩,被网友称赞“励志”。
王蕴的母亲说,一直把王蕴像普通孩子一样对待,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制定目标去努力。为了不影响学习,王蕴除了周一到学校后报个平安、周五回家时上车后打个电话外,一整个星期都不开手机。另外因为不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王蕴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效率一直很高。晚上9点以后洗漱休息,早上不到7点不起床,从来没有“开过夜车”,这种作息一直到高考前都没变过。
王蕴不但自强独立、阳光善良,而且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王蕴的班主任介绍,王蕴有非常流利纯正的英语口语,会游泳,会骑自行车,还在爸爸的陪伴下跑马拉松。此外,对乐器也很在行,曾考取了竹笛10级、钢琴8级,可以说是全面发展、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一个孩子。
安徽高考文科高分考生:不做“书呆子” 从未上过补习班
郑辰筱是2018年安徽省高考文科的高分考生,从小到大一直是年级前三名,还担任学生干部。
郑辰筱的高中母校合肥一中要求不搞“题海战术”,不做“书呆子”。高中期间,郑辰筱从没有上过培训班、补习班,唯一坚持的是参加了一些英语夏令营或冬令营活动。
郑辰筱说,她学习数学时,喜欢给同一道题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从中再挑选出时限最短的最优解法;语文学习时,她广泛阅读,读过的书比较杂,喜欢自己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独立找出不同的观点,拓宽自己看待这些社会问题的纵深度;英语学习中,她平时偏爱背英文单词,高考前已经背诵完成了雅思英语的单词表,这让她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时毫不费力。
郑辰筱的家庭氛围自由民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近乎于“朋友式”的关系。郑妈妈认为女儿身上最大的优点就是计划性很强,特别擅长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浙江高分考生:相信老师的节奏 提高学习效率
几乎没有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我们信任老师也信任她,相信老师的教学节奏,孩子上课学习完全按照老师的节奏走……这是浙江省高考理科高分考生张楚衣的父亲总结的孩子的学习方法。
张妈妈透露,张楚衣读中小学的时候学习习惯就很好,绝不是“书呆子”,因为她会在写完作业之后,懂得放松,通过听音乐、做运动释放压力,学习更有劲头。
张楚衣的老师夏克琏说,张楚衣在学校文理兼修,不仅文化课程成绩拔尖,而且素质全面发展。三年里,张楚衣一直是实验班的班长,还是学生会主席,在演讲、唱歌、主持方面颇具才能。“三年里,她没有参加过竞赛辅导和课外培训,也从没有缺席过一节课,但是几乎将数理化、英语、作文等全国竞赛的大奖都收入囊中。”
来自浙江长兴中学的胥嘉政也是一位高分考生,总分711分。他说高效学习是关键。“平常学习中,我主要跟着老师学,语文、英语会自己增加一些课外读物。只有在参加物理竞赛前才会刷刷题。”他说,“只有专注于当下做的事情,学习才会提高效率。”
福建高分考生:整理分析习题 爱阅读勤思考
福建晋江养正中学的黄亦陈以687分的高分成为了福建省文科高考中的佼佼者。黄亦陈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家庭的熏陶下,黄亦陈养成了从小爱读书的良好习惯。
黄亦陈说,整理和反思很重要,她喜欢自己整理一些练习题和复习资料,加深记忆,及时补缺补漏。她认为,如果科目的知识没弄清楚的话,做再多的作业也没用。
“到了高三,身体很重要,所以课外会加强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打乒乓球。”黄亦陈说。除了中文,她还有国画、书法、灯谜等爱好。
厦门双十中学的文科考生陈瑞珏高考取得686分的好成绩。虽然是学霸,但陈瑞珏完全不是“书呆子”。她爱好广泛,喜欢阅读和写作,曾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
厦门一中的刘黎靓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刘黎靓爱看《红楼梦》,从小学开始就看红学研究方面的书,她说小学看的是情景,现在看的话,有很多维度,比如从文学角度看作者的构思,也可以分析人物命运,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其中折射出来的历史事件。
广东高分考生:榜样带来的力量
广东佛山文科考生张嘉杰高考成绩优异。由于籍贯是澳门,张嘉杰参加的是全国港澳台联考(文科),与内地高考不同的是,没有政治课考试。
张嘉杰说,他平常比较喜欢看社科类书籍。面对高考,他没有什么压力,感觉就跟平常考试差不多。学习过程中,他很注意劳逸结合,“养足睡眠,学习效率会很高。”此外,他觉得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按照老师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去学就可以了。
广东佛山顺德一中的李汝佳,凭借着高考652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全省前40名。她认为自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偶像带来的力量。李汝佳说,自己的偶像是王俊凯,王俊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形象,给了她不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