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2020-01-08 22:45:14
近日,国内多所一流高校相继公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也是2017年实施“双一流”建设以来,高校公布的第二份成绩报告。
新京报记者梳理已经公布的数所一流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发现,相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企业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地,其中,民企正在成为新高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热门就业专业;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为毕业生重点就业区域。同时,其他地区就业趋势也值得关注。
有专家表示,目前人工智能、AI等产业蓬勃兴起,尖端人才稀缺,在将来也会有较大的人才缺口,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此外,其他城市出于人才需求发布的相关政策,也是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民企就业受青睐
在就业率方面,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多数高校的就业率都达到了90%以上。从一流高校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升学深造成为主要选择。
2019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深造人数比例为80.5%,仅有17.3%选择就业;北京大学2019届本科生国内升学与境外留学的比例为73.5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为1681人,出国(境)升学人数为659人,升学深造率达73.24%;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与出国(境)深造约占三分之二;浙江大学2019届本科生境内外总深造率为61.56%……
在就业去向方面,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人数高于到事业单位。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签三方协议的单位以企业为主,占签三方协议人数的69.9%,其中民营企业占33.4%;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19.7%;党政机关占比为10.2%。
对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说,国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一直是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去向。2019届毕业生就业选择民营企业的有1436人,占比38.69%,国有企业905人,占比24.38%,科研单位679人,占比18.29%。在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到总就业人数的42.67%,但民营企业占比已将近40%。
而北京大学去往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49.65%,去往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49.79%,两者差距不大。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到国有企业的就业率达26.27%,民营企业次于国有企业,达21.04%。
在毕业生就业企业中,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依然是“收割”名校毕业生的“大头”。清华大学共有300多名2019届毕业生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签三方协议。浙江大学有1618名毕业生赴世界500强企业就业,649人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强。
在薪资方面,部分高校公布了相关数据。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295名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为18.13万元,比上一年高出2.72万元。其中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12.12万元,年薪中位数为10万元;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19.16万元,年薪中位数18万元;博士毕业生平均年薪21.18万元,年薪中位数为20万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受总量的影响,民企的就业机会比国企或者事业单位要高一些,同时这也与大学本身的性质有关,包括与毕业生整体质量都有一定相关性。”
而一位教育行业人才发展平台联合创始人告诉记者,目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就业,也与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有关,“新一代的大学生可能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受到‘求稳定’心态的影响较小”。
信息技术行业成热门就业行业
从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各大高校2019届毕业生较为青睐的行业,该行业成为多个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等。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7.3%,金融业的人数比例为16.5%,教育行业的人数比例为11.8%。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届毕业生分布的就业行业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其中,教育行业分布率达28.9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布率达1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达11.9%。
受到学校专业性质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集中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26.32%)、制造业(12.37%),以上三个行业就业毕业生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70.18%。除了上述三个行业外,选择金融业和教育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教育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是北京大学毕业生的重点就业行业。其中教育行业占比达23.03%,金融业占19.88%,公共管理占比18.04%,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4.07%。
参与浙江大学校招的行业分布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三个行业数量最多,占总数的50.46%。
京外就业吸引力不减
北上广一直是高校毕业生的“心仪”就业地,尤其对于一流高校毕业生而言,赴京就业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根据多所高校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选择京外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不在少数。
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广泛,超半数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有25.3%的本科生选择在广东就业,24%的本科生选择在上海就业,仅有18.2%的本科生选择在北京就业。
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一带一路”相关地区为北京大学毕业生的重点就业区域。签约就业城市主要在北上广深杭五个城市,其中留京工作毕业生占比为43.55%,不超过一半。在地区方面,华北地区占比达到了48.33%,其次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为21.4%、18.21%。
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也公布了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56.79%,含灵活就业18.18%)、西部(7.46%)和华南(8.16%)。但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在北京就业比例分别达到44.35%(含灵活就业32.62%)、57.39%(含灵活就业17.07%)、73.43%(含灵活就业1.40%),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分别达到16.31%、5.42%、5.36%。
与此同时,西部、基层就业热度不减。2019年,269名清华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奔赴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大学赴西部、基层就业的2019年毕业生占总数达15.56%。
“沿海地区一直是很受毕业生欢迎的地区,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可能西部人才或其他地区人才会变多,是一个‘挤压’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能是学生的就业期望降低了。”储朝晖告诉记者。对寻求就业的毕业生,储朝晖建议,应当合理调整薪酬或专业匹配度等期望值,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即使在工作之后,也不要放弃学习。
记者注意到,仅有少数高校公布了专业匹配度,据浙江大学的数据,“非常相关”和“比较相关”总计达69.18%。2019届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整体良好,79.34%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在几所一流高校披露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中,绝大部分的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97.35%的受访单位对北京大学毕业生表示“很满意”或“满意”,根据人民大学披露的报告,用人单位对人民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满意度各项均在95%以上。
新京报记者 高杨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