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成绩归功于方法,而非天赋!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一名天赋型的学生。
由于父亲工作变动,我六年级转校进入了当地的实验小学。在同龄人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没赶上那趟英语启蒙的早班车。
小升初考三门课:语文、数学、英语,倘若放弃任何一门,就意味着与重点中学无缘了。于是在小升初的压力之下,从零开始学英语。真的是从零开始,那个时候我连从A到Z一共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英语考试,听力、选择、填空、阅读、写作五种题型加在一起一共100分,我连蒙带猜,考了50多分,而坐在我前后左右桌的同学没有一个人低于85分。
经历了一段异常煎熬的时光,一年后进入了当地最好的重点中学,而后的中考总分以高于分数线100多分考进当地最好的重点高中,又过了三年,当我参加高考的时候,以143分成为了所在学校的英语单科状元。
好成绩归功于方法,而非天赋。从小学英语50多分(满分100分),到高考英语143分(满分150分),不仅是分数的增长,更是英语能力的提升。
在英语学习上,我有六个字想要分享给大家:兴趣、练习、纠错。
兴趣——内心深处的认同感
兴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兴趣能够引发好奇,引发崇敬,引发我们学习的热情。我始终认为语言的学习始于兴趣,如果对英语不感兴趣,对陌生的单词、读音、语法结构没有深入了解和探索的欲望,那就很难把英语学好。如同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双方感兴趣才有继续交往的可能性。只有对英语感兴趣,内心对这门新鲜的语言有认同感,才能产生后续的缘分。
那么如何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最好的方式是体验,让自己听到、看到、读到这种语言,在耳濡目染中感受这门语言的发音方式、构词习惯、常用语法。
我读小学的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当时我喜欢做完作业后看电视里的英文动画片,虽然每集只能学到类似“Your hat is red”、“Her dog is cute”这样的一两句话,但好处在于用动画的方式激发了我对英语的兴趣。当时的我虽然对英语不是很懂,但潜意识认为这门语言很有趣,很愿意去花时间继续学习。
初中的时候学校开设了阅读课,偶然一次我在阅读室看到了一本英文杂志,里面有一篇短文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我还记得那篇文章里的例子:中国人讲礼貌,带客人进门的时候会说“您先请”;美国人比较婉转,同样的情况下会说“After you”,直译成中文就是“我在你后面”。我对这篇文章印象很深,感觉中美文化的差异很有趣,英语这门语言很有意思。从那以后的阅读课我都去那个角落翻阅各种不同的英文杂志,那些英文杂志让我对英语的热情只增不减。
高中的英语老师为人和善,如果我们某次考试达到了老师定下的目标,就能在课堂上看英语电影,平时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也会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者英文短视频活跃气氛。有一天老师在课前给我们放了两遍《Too Late to Apologize》这首歌,当天的课程就讲too…to…这个句型,以后每次做习题或者考试看到too…to句型,我的耳边就会响起“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的歌声,因此这个考点也从来都没有出过错。
通过体验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看英美电影、听英美歌曲都是很好的方式。我们能在体验另一种文化的同时受到语言的刺激,说不定哪一句电影台词或歌词就打通了我们中文与英文之间转换的“任督二脉”呢。
练习——用进废退,要多说多练
以前听说过一个课外培训班用10+30的方式进行教学,每堂课40分钟,用10分钟讲解知识点,余下的30分钟做题、演练、重复,据说这种10+30的培训方式很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用25%的时间学习知识点,用75%的时间练习,既然这是一个经过老师和学生检验的有效方法,那么对我们而言同样会有效。
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求一次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会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这里所说的练习不仅是指做考题,还包含了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的过程。毕竟英语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就像刀剑一样,越磨越光,在练习听和说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提升英语的语感,这对考试时的阅读和写作也有促进作用。
怎么练习呢?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出题,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出题。
比如每本英语书的最后几页是全书的单词列表,左右两侧分别是单词的英文拼写和中文意思,通常我会拿一张纸盖住单词的英文部分,看着中文在纸上拼写英文单词;然后盖住中文,看着英文在纸上写出单词的中文意思。这样一来,就完成了单词的中译英、英译中两种练习。
除此之外,在早读的时候,我会和同桌约定好,一起进行听说填空练习。早读的前半部分时间,我们各自熟读课文。然后一个人充当考官,不完整地读出课文的某句话,让另一个人回答没有读出来的某个单词或者某个词组。这种方法比自己一个人背课文的效果更好,因为同桌出的单词和词组通常是我自己记忆的盲点,用这种方式练习能够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以上的练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题海战术,而是通过练习提升自己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果你不想学哑巴英语,那就更应该多听多说,把英语变成一项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技能。
纠错——错题本是查漏补缺的利器
兴趣和练习都属于“广撒网”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拉近我们与英语的距离,但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交流,还需要应对逻辑严密的考试。因此,我们还需要仔细琢磨字词、句子、篇章内部的关联:为什么在这种情景下用A词,在另一个情境下用B词;为什么这种句式需要时态的变化,这种时态存在哪几种例外情况;为什么某个固定搭配需要改变主语和谓语的顺序……
在语言学习中,我们难免会犯错,犯错的时候正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最好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英语应试是一项精细活儿,在考试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单复数、时态、冠词、连接词等等这些小细节扣分。
英语学习的漏洞会在平时的练习中会暴露出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放弃任何一个错题——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记录每一个错误,哪怕是一个单复数的遗漏,都不要放过。如果放过了第一次犯错,那么以后还可能会出现第二次犯错,或者出现更糟糕的情况:你记得上次犯过错,但把错误的答案记成了正确的答案,以后每次遇到这个知识点都会习惯性出错。
平时注重错题的积累,时常翻看自己的错题本,分析自己经常出错的原因:是某个单词忘了过去式的拼写变形,是某个固定搭配没记住,还是某个时态习惯性出错……这种归纳的方式能让我们以点带面地掌握同类知识点。
我在初中的时候会用抄写的方式记录做错的题,到了高中,每个星期都有试卷,错题越来越多,渐渐地我发现抄写错题耗费了很多时间,后来索性直接动用剪刀和固体胶,把做错的题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用红色的笔标明错误的原因,用蓝色的笔把正确答案写在旁边,用黄色的荧光笔把考点画出来。虽然本子被贴的“全是补丁”,但考点和错误点一目了然,复习起来很方便。
英语的学习过程就像是在补一张全是破洞的渔网,我用错题本的方式记录每一个被我找出来的洞,分析错题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就是在补洞。虽然做错的题不一定会出现在最终的考试中,但是至少我保障了做错的题以后再考到时不会再出错。况且英语考试虽然题目不一样,但是考点是相通的,通过错题查漏补缺,我解决了很多英语知识的盲点。
平时做好记录和反思总结的工作,在考试之前再看一遍自己的错题本,查漏补缺。你会发现看一遍错题本比你做一套新的模拟题更有效。
回顾我学习英语的这七年时间,最重要的六个字是“兴趣、练习、纠错”。
在大学期间有一名来自芬兰的留学生到武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法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我被安排去火车站接站、带他购置生活用品、简单介绍专业课程,课余时间熟悉校园环境、游览武汉景点。很庆幸我学会的不是哑巴英语,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听和说基本没有障碍。
得益于英语的熟练运用,我在大学本科阶段结识了来自美国、摩洛哥、芬兰、瑞典、德国等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魅力,这对从未出过国门的我而言,是一段十分珍贵的经历。
关于英语的学习,除了以上分享的六个字之外,还有几点心得想要和大家分享。
1、单词量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量是听说读写的基石,就像不懂汉字就不会说中文,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短时间内记不住单词的读音、拼写、中文意思,那么就先把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记住。比如记住table的读音,记住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桌子”,那么在听到被人说table这个单词的时候,你就能够很快反应出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桌子”。刚开始不需要很完美地发音,只要勇敢说勇敢读,别人会听懂的,想想外国人说中文的情形吧,不管他们的读音有多不标准,我们也能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
2、为了考试,要把课文琢磨透。初中和高中6年我都在学校寄宿,没有上过课外的培训班,也没有听音频看视频的条件,这6年我学英语的所有材料只有学校发的教材和阅读室的英文杂志。因为每次考试的范围大都与书本上的话题相关,我每次都会把课文读得滚瓜烂熟,仔细分析每一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什么这两句之间用这个连接词,仔细分析每一个单词,思考还有哪些单词可以替换这个单词,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会主动运用课文上的句式,用其他的单词替换句子中的名词和形容词。课文是精挑细选的英语学习材料,仔细琢磨每一篇课文,对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3、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要先看题干再读文章。以前我拿到卷子就开始从头到尾做,选择题的题干比较短,看完题目再看选项完全能够应付,但到了篇幅比较长的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这种题目,答题的时候就有些吃力。有时候看完了整篇文章的细节,才发现题干考的是文章逻辑顺序和作者意图;有时候看完了一篇长文章感觉有点懵,做完型填空的时候脑袋里一片空白。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在做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的时候,先看题干,大致了解题干考的是文章中的哪一段,然后再回过头去读文章,在读文章的时候重点关注题干对应的考点,虽然只是改变了阅读顺序,但是极大提升了我答题的正确率。
4、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很多人都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试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一开始就学得不情不愿。其实英语非常有意思,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语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看美剧的时候,中文配音与好莱坞场景的结合总觉得怪怪的,纯正的英语和英文字幕才是剧情的最好伴侣;在街上遇到一名外国游客,我们可以用英语帮他指路,介绍我们引以为傲的家乡美食和名胜风景;带着爸妈出国旅游,懂英语能让你更为直接地体会到当地的人文魅力,而不是依赖于导游的中文解说词……我希望大家学习英语是源自内心的喜欢和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我一直很认同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很感谢当初我的英语启蒙老师,他没有以应试的方式要求我死记硬背,而是用趣味的故事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这项技能,我终生受用。
本文选自计桥赵京的博客,点此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