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5日 08: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知识无界限,大学教育亦当如此。近年来,随着高校合作的日益紧密,学分互认机制正使“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多所名校”成为现实。最近,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和河北省教育厅共同发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强调京津冀三地将深化高校联盟建设,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工作。而此前,由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华南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等高校发起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也将学分互认作为一大亮点。
一直以来,学分都是大学生考核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学分互认的初衷,就是要从考核层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广泛接触不同领域的过程中长见识、拓视野。实现这一点,前提是高校资源的互通共享,要求是管理制度的探索创新。目前来看,高校联盟作为推动学分互认的可行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不过,在取得良好反响的同时,一些实施过程的具体问题也逐渐显现。
比如,在可以进行学分互认的课程中,课程设计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一些课程在很多学校中都有开设。因此,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很大吸引力。既然这些知识能在本校学到,又何必大费周章?再比如,留学交换活动在今天的高校内日益普遍,但由于教授方式、评分标准的不同,对于国外课程的认定就比较麻烦,还难有操作性较强的互认办法。
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少统一的学分标准。所以,在认证转换过程中,如果碰到棘手情况,便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进行研判。这样一来,要么学校在课程共享上会选择一些好认定又较雷同的科目;要么就要求一大堆证明材料,至于能不能互认成功,还得靠学生向学校反复说明。
因此,制定一套国家统一指导,又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情况的学分认证标准,很有必要。有了统一的指挥棒后,首先可以为管理学分互认建立制度共识。认证的原则有哪些,转换的比例是多少……把这些问题大致搞清,各个高校就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细则。在有框架指导、有办法落实的条件下,不仅学生跨校学习的动力更足,开放办学的理念也能更好融入大学教育。让知识充分涌流、活力不断迸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未来将不再遥远。(毛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