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0|回复:0

【学业辅导】首批00后即将高考:“爆款”专业多,专家建议不要随意跟风

 attach_img

12

帖子

0

回复

70

积分
最后登录
2020-02-05 15:27:29
注册时间
2020-02-05 15:27:29
楼主
  发表于:2021-09-21 10:07:32|查看用户信息

2018年06月05日 08:53  来源:澎湃新闻

又是一年高考时。几天后,首批“00”后学生即将步入考场接受高考“洗礼”,之后还会面临大学和专业的选择难题。

那么,和往年相比,今年又有哪些紧跟时代发展的热门专业可供选择呢?

澎湃新闻( 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今年,同人工智能行业相关的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国家力推的“新工科”备受关注。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的非通用语种、新媒体大热背景下的“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也同样值得关注。

5月28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兴趣是选择这一专业较为重要的因素,不能因为AI“热门”而随意跟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同样认为,对待热门的新兴专业“一定要理性对待”,冷静分析自己是否具有学习该专业的优势、潜力。

“机器人工程”

据教育部2016年2月公布的2015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坐落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率先在本科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此后该专业备受青睐,据澎湃新闻梳理,2016年度,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增至24所,2017年度这一数据达到60所。

“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经济观察报》3月报道称,人工智能行业目前最缺四类人才,一是一些逻辑算法方面的人才,二是基于一些核心技术平台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线上云端能够使用的人才,基于平台开发的人才,三是大数据人才,四是人工智能硬件产品人才,对新的终端产品有所了解,比如机器人等。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颇有“野心”的成都2017年年底发布人才蓝皮书,称“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架构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工程开发师、仿生机器人研发工程师等9类人才紧缺”。

上述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促成了大数据、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兴起,同时早已存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其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学科专业也备受青睐。

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教育部今年4月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推进“新工科”建设,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宣布建设人工智能学院。

5月28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对爱好数学和编程、希望用计算技术服务社会的学生,均可考虑今后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如同水与电”,高水平的人工智能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尽全力交叉培养而成,而一般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员则不需要太多门槛和条件就能直接运用AI。因此,兴趣是选择这一专业较为重要的因素,不能因为AI“热门”而随意跟风。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全国新增备案本科专业2105个,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共有250所高校新设该专业,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

该专业首次在高校出现是在2016年。当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位列其中,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成立该专业的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

“大数据”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紧缺相关。国务院2015年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

从省份上来看,河南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在大数据产业布局中表现抢眼的贵州此次共有8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根据《贵州日报》5月28日报道,全国首个大数据统计学院落户贵州财经大学,包括“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管理与运用”两个专业。其中“大数据管理与运用”为今年3月刚刚公布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即此前未有设立,首批也仅有5所高校获准设立。

“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

教育部今年3月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审批专业14个,全部为此前没有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其中包括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卢森堡语、桑戈语等。这延续了最近两年新增专业的一个趋势——该校2016年度新增非通用语种专业为11个,同样均为新专业。

教育部公布的另一数据显示,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最近几年均在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上发力,仅在2016、2017两年便分别增加了5、17、12、10个相关专业。

地处西南的云南民族大学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增设小语种专业,共有9个,且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种为主。该校东南亚学院院长陆生近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增设相关语种是“为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服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陆生坦言,就部分专业招生情况而言,“不是很理想”,“会有一部分学生是调剂的”。“这主要缘于不太了解,往往都是进入学校学习之后会更感兴趣一点,第一批报考的孩子现在学习非常卖力。我们请了语言文化方面的专家,以及语种对象国的教师到场交流,跟他们谈该语种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陆生认为,非通用语种开设之初都会存在困难,需要社会更多的“宣传”。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金利民告诉澎湃新闻,非通用语种渐热源于“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深入进行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的需要”,加之“一带一路”建设倡议的带动。

就她的感受而言,专业开设之初“报名情况还是挺不错”,但也有学生和家长“担忧”工作难找。“需要知道,非通用语种再火,在使用上也没有英语范围广。因此在培养上,我们要求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要有较好的英语能力,可以用英语工作,这样非通用语种便会成为一个非常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金利民称。

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

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在内的18所高校获准设置“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其中部分高校已计划今年开始招生。另有16所高校获准设立“信息安全”专业。

早在2015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已决定增列“网络空间安全”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次年4月确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29所高校获得首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资格。2017年9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进一步公布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西安电子科大、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

据澎湃新闻统计,上述高校除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尚无明确消息外,其他高校均已成立或宣布筹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比如,5月20日,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学院成立,成为江苏省首家。稍早前的4月底,中国电科、中国科大共建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也已揭牌。

近期也有其他高校成立网络空间学院的消息传出。据南开大学新闻网报道,5月16日,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同时成立;据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消息,5月19日下午,西本工业大学与360集团举行洽谈,介绍双方合作筹建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情况。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均有相关“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报道

国内著名的网络安全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刘建伟教授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单纯从理论和技术研究层面上说,我国应该属于跟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基础的软硬件产品开发上,必须承认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网络空间对抗方面处于劣势。”刘建伟认为,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较大,“要弥补这种劣势,根本上还是要加强高水平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同样认为,对待热门的新兴专业“一定要理性对待”,冷静分析自己是否具有学习该专业的优势、潜力。“网络空间安全还有待时间检验,现在已有不少学校在这一专业开始招生,也建议考生冷静对待,不要简单地从专业名称和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进行考量。”储朝晖向澎湃新闻表示,一个人在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专业只是基础,更多东西需要自己创造。

其他:助产学、网络与新媒体

5月2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各大医院产科分娩量呈现“井喷”趋势,目前助产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临床急需本科层次助产人才。助产学专业于2016年首次开设,当时仅有4所高校首次获批开办此专业。而教育部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度已有20多所高校新增此专业。

此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同样备受关注。据澎湃新闻统计,教育部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度共有37家高校新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国青年报》上述报道称,近两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有专家认为,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他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

记者 何利权 徐笛薇


0

帖子

0

回复

0

积分
最后登录
1970-01-01 08:00:00
注册时间
1970-01-01 08:00:00
会员必须登录才能发布帖子!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