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6日 01:18 山西晚报
高考日益临近,“焦虑”成为萦绕在考生和家长心头的词汇。的确,高考对于学子们来说,是人生路上第一次重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怎能不“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
高考在即,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们面对“焦虑”呢?本周,我们通过采访专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一起努力,为学子们的焦虑心境减减压。
焦虑来源1 考试频繁越考心越乱
小帅(化名)是班里的一个中等学生,一模考试结束后他告诉家长,说自己不想高考了,觉得自己考不上。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经常抱怨说学校平时考试太频繁,每次考试成绩都不是特别理想,不会的还是不会,越考越着急,越着急就越是学不进去。
家长对孩子考卷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除去三分之一的实际得分外,另外三分之一的分数是由于小帅粗心丢失的,并可以通过细心演算再拿回来。而剩下的部分也能渐渐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复习“捡回来”一些分数,只有少部分题对于小帅来讲,属于“能力范围”外的。
对此,太原市优秀班主任、太原市教学能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吉翔分析:“像小帅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很多孩子不知道考试的意义所在,每次考完试,他们的关注点仅仅是在分数上,分数的高低自然影响他们的情绪上下波动。其实,考试的意义除了查缺补漏外,还有更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帮助孩子们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复习,恰当取舍,有把握的不丢分,有希望的能拿分,该放弃的敢于放弃,打出适合自己的组合拳。同时,如何在考场上合理安排时间,找到自己的舒适点,高效做题也是平时的考试中要不断训练与发现的。”
焦虑来源2 考不上大学一切都完了
频繁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小雨(化名)总是闷闷不乐,学习也提不起精神,上课时总是发呆。她经常想:“要是考不上大学可怎么办,我的出路在哪里?补习、上大专,去学我喜欢的计算机?可是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大学是最基本的敲门砖。”在小雨的思维里,考不上大学,一切都完了。压力越大,焦虑也随之而来。
面对把高考看得过于重要的考生,吉翔老师分析:“我们得让考生明白一个道理,高考是重要,但却不是唯一出路。例如前一段时间播的《时代新人》,有些人也不是大学生,但他们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在备考阶段,考生不要过多考虑结果怎样,自己只管全力以赴地备战高考,不留遗憾。其实,很多高三学生的焦虑来自于他们心里的不合理信念,这些想法将他们的注意力焦点引向各种各样失败的场景,不断地体验着失败的情绪,怎么能有信心面对高考呢?在此也给家长一点温馨提示,在最后的拼搏阶段,家长要做的是陪伴,有时无声胜有声,切莫过多地说教,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最后,吉老师建议类似有小雨心情的考生,可以每天记下自己取得的进步、攻克的难题,将注意力焦点转移到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来,不断地积累小小的成功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心。
焦虑来源3 抗拒“焦虑”本身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你越害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俗称“墨菲定律”。小琳(化名)每次考试,都会特别紧张,她不想有焦虑的感觉,她认为焦虑会让她考不好,可越害怕,焦虑就越厉害。
焦虑久了,会成为一种习惯。其实,焦虑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接纳焦虑,带着焦虑做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应对焦虑的好方法。
吉老师谈道:“有不少孩子也像小琳这样因为害怕焦虑而焦虑。生活中,我们对情绪总是喜欢分个好坏,焦虑是我们公认的负面情绪,孩子们也认为焦虑会影响他们考试发挥,于是把大量精力放在压抑、对抗焦虑上,结果适得其反。情绪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你越是排斥它、想要消灭它,它反弹得越厉害,当你看到它,接纳它,允许它存在时,它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散。”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焦虑:面对挑战,毫无焦虑不见得是好事,过于焦虑也会让人的思维狭窄,影响发挥。反而适度的焦虑有助于人们发挥潜能、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