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2019-03-11 22:17:24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的一番话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谈及青年科学家的发展时,王志刚说,“作为总师,作为导师,作为组长,怎么能够积极帮助年轻人,给年轻人提供成长机会、工作舞台?为什么过去很多年轻人很早就可以担任一些课题组长,担任一些主管设计师、主任设计师,而这种机会现在是不是可能少了一些?在这一点上,还需要科技界的前辈们做更多的工作。不要一喊‘老板’就真是‘老板’了,科技界的‘老板’的说法,我总是觉得不好听,师生之间还是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关系,共同保持良好的氛围。”
研究生喊导师“老板”、给导师“打工”,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导师担负着指导研究生的责任,也有着决定研究生能否毕业的权力。尤其是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头戏便是导师接到课题,分派给学生完成,得出科研成果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津贴。
不可否认,跟着导师一起做课题、完成项目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在科研技能的训练上,还是在与导师的良性互动中,研究生们都会受益匪浅。
然而,在某些学校中,一些导师以“老师”之名,行“老板”之实,对学生的科研水平、个人成长不闻不问,只在乎学生在实验室呆了多长时间、项目能不能尽快完成,完全把学生当成了“打工仔”。
学生们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敢怒不敢言,只能拿着与付出不对等的补贴,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和宿舍之间,充当着廉价劳动力。
还有一些学生在科研之外兼任导师的“私人秘书”,帮其整理报销、跑腿打杂,甚至是料理家务、接送孩子。
即便这样,为了能够顺利毕业,研究生们面对这些要求也鲜有拒绝。
“老师”变“老板”,称呼的变化反映出师生关系的异化,它抽空了师生之间的本该有的传道授业的意义,教学相长的温情,以冰冷的雇佣关系取而代之。
在这种异化的关系下,导师与学生之间话语权的不平等越发明显,近些年陆续曝光的一些事例也让人唏嘘。
论文被导师压着不能发表,因为用起来“顺手”被延迟毕业,遇到有违师德的老师受到身心伤害等等,一件件新闻案例让我们反思,厘清师生关系的边界与内涵至关重要。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
导师和学生首先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同时两者又在交流和互动中形成共同体,共创共享、共同成长。
在这样的关系中,导师管多少、怎么管,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不仅需要师生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更需要制度上的制约和保障。
别管导师叫“老板”了,并不太好听。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