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0|回复:0

【技能提升】专家支招2016高考志愿填报:防止四个误区

 attach_img

42

帖子

0

回复

90

积分
最后登录
2020-02-05 16:18:26
注册时间
2020-02-05 16:18:26
楼主
  发表于:2021-09-29 05:09:53|查看用户信息

荆楚网消息(记者沈素芬)高考考得好,更要报得好。随着2016年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如何科学填报高考志愿,拿到理想大学和满意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是所有考生和家长们都在思考的问题。面对浩如烟海的招生信息,家长及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选对专业,少走弯路?6月22日,荆楚网记者联系了全国著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高考研究专家尹邓安教授,他给高考生和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填报高考志愿的具体建议和意见。

尹邓安认为,在填报高考志愿过程中,考生和家长要防止“四大误区”、谨防“五个漏洞”,同时还要摈弃“六种错误心态”,只有这样才可能填好高考志愿、升入理想的大学。以下为尹邓安老师的具体建议,一起来看看。

填报志愿要防止“四个误区”

父母一手包办。高考是人生的重要关口,甚至影响一生的方向,一定要自己做决定,这样将来不会后悔,也减少家庭纠纷。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不可大包大揽,更不要强行为孩子作出选择。当然,考生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家长的合理意见。

不少考生父母乐于凭自己的人生阅历替孩子做决定。如果父母只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把个人的兴趣当成孩子的兴趣,不考虑孩子的特点、兴趣、能力和个性,他们作出的选择有可能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一门心思奔名校。名牌大学不仅代表着一种荣誉,而且其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确实是一般院校难以比拟的,更何况其毕业生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有优势。奔名校没有错,但是如果为了上名校而走上极端,放弃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屈就于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名校里惨遭淘汰。特别是仅仅考虑上名校更有“面子”就更不明智了。其实,一个人究竟能否成才,关键还在自己,学校的牌子只是外在因素。

如果一定要上名校,但又上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最好选择那些和自己喜欢专业相近或相关的专业,这样,日后可以通过读研究生等途径改变学校。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追求热门专业的想法无可厚非,但若一味追求热门,而不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即使上了热门专业,也有可能因为缺乏兴趣或是不具备能力而灰心丧气,甚至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而且,热门专业往往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今天的热门专业,几年之后就有可能成了冷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所以,选择专业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热门,更重要的是考虑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

考生选择热门专业时要考虑两个因素。①几年以后,这个专业的市场需求形势如何?②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并具备学习该专业的能力?

错误理解兴趣。兴趣是人们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不应该是惟一因素。 第一,中学生的兴趣有很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些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该老师所教学科,还有一些是因为社会流行的某种时尚而引起兴趣。所以,报志愿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第二,兴趣和能力有时候并不一致,对某类工作有兴趣并不一定就有从事这类工作的能力。例如,有人很喜欢音乐,可却没有音乐天赋,再努力也成不了音乐家。如果只有兴趣没有能力的话,就会很受打击,慢慢地也就没有兴趣了。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如何。

高考志愿要谨防“五大漏洞”

不要忽视一些特殊院校对身体的要求。考生在报考一些诸如军校、艺术类等特殊院校时,一定先要了解清楚这类学校对身体状况的要求。因为除了分数之外,考生的视力、身高和体重也是一些院校的招收硬件。如果忽视这些细节,就容易落榜。

填志愿时千万别将水平相当的院校分别报在第一、二、三志愿里。因为水平相当的院校录取分数相差无几,容易导致3个志愿“变成”了一个志愿。一旦达不到第二批次第一志愿的分数线,就会丧失本科录取机会。

要全面了解学校。由于一些家长对外地学校的不了解,往往将一些数得上的名校填在第三志愿。如果考生实力比较强,将这些院校中的一个填报在清华大学之后还有录取的机会,填报在第三志愿上的录取机会将十分渺茫。

注意提前录取学校。许多高分考生对提前单独录取的院校索性空着不填。其实,这在战略上就比其他人失去了一次录取的机会。提前单独录取根本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只会提供更多的选择。

重视志愿表上各所院校的“愿否调剂录取”一栏。这一栏目实质上是为达到院校分数线而由于专业填报有误的学生提供最后机会。考生应抓住机遇,慎重表达自己调剂意愿,如果轻易地不填或写“全不愿意”,就失去了进入这一院校的最后机会。
填报志愿时切忌“六种心态”

完全依赖父母:在填报志愿时,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是完全必要的。有的考生对高校的情况不了解,希望父母来决定。有些父母也不与孩子多加讨论,就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或者自做主张给孩子填报志愿。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与父母反复商量,但是决策权还是在考生。

寄托关系网:有的考生觉得某大学有自己认识的人,认为靠关系可以接收。其实高考志愿能否实现,最关键是你平时的学习实力与高考时的心态及高考发挥的程度。

自卑:有些考生自卑的心理严重,过低的估计了自己学习的实力。按自己的学习实力报考重点大学没问题,但由于自卑却报考了一个一般的大学。

从众:有些考生看人家报什么志愿,自己就想报什么志愿,跟着别的考生走。各人的情况不一样,学习情况不一样,考试心态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因此报考志愿不能从众。

烦躁:报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地征求父母与老师的意见,才能做出比较满意的决策。报考志愿时要心平气和,要冷静思考。

侥幸:有些考生很想报考重点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可是学习实力达不到。有些考生把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力量上,甚至去算卦、许愿,这些是靠不住的。抱着侥幸的心理报志愿的考生将事与愿违。

选择专业要巧动脑

直接或间接接触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特别是班主任和其他老师。

查阅最近版本的全国高校专业目录,一般各图书馆都有收藏。书中会介绍各学校的详细专业目录,各专业的方向、培养目标及开设的主要课程、毕业后的分配去向、对报考学生的要求条件等。

查阅高校编发的招生简章。简章中一般都有较为详细的专业介绍,包括毕业分配方向等。

应考虑到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趋向即我们常说的“热门”和“冷门”。在填报志愿时,至少要弄清以往的“热门”和“冷门”,从而根据自己的指导思想来决定挤“热门”还是进“冷门”,还是找不冷不热的专业。按照一般情况,新兴学科、刚设置的新专业往往填报人数较多。

应注意的是,“冷门”专业、“热门”专业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但又不是静止不变的。在填报志愿时不能忽视这种新变化,否则将事与愿违。还要提醒的是,报考“冷门”并非是坏事,报考“热门”并非都是好事。

上网、电话咨询或利用信函、阅读报刊,了解有关信息。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实际成绩、今后发展方向等情况,来选择专业。

要考虑到分配去向。专业选择将影响今后的生活道路,故选择时最好能尽量考虑这一因素。


0

帖子

0

回复

0

积分
最后登录
1970-01-01 08:00:00
注册时间
1970-01-01 08:00:00
会员必须登录才能发布帖子!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