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清源 |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落下了帷幕,考生们终于可以从紧张忙碌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对于“后”高考生活,考生们大多表示希望能好好享受这个假期,有的早已准备行囊即将去领略课本外的远方;有的为自己安排了诸如健身、学车、运动等丰富而有益的“充电”;还有的想找份实习工作体验生活或是出国看看……(澎湃新闻网6月9日)
高考前,很多考生都会听到诸如“要调整心态”之类的建议,殊不知,“后”高考生活依然需要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建设。有研究发现,高考之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一些考生可能会出现抑郁、自闭的情绪,还有一些考生会过度兴奋、失眠,这些都属于“高考后综合征”的表现。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何在“张”后有效、健康地“弛”,也是有门道的。
对考生来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节点,其重要性自不必言,可是,高考却不是人生唯一的节点。当你离开考场的时候,这个节点不论多么重要,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不论是发挥超常,还是发挥失常,都需要收拾起心情。面对下一阶段人生的选择,考得不好,大可不必懊悔沮丧,考得好,也实在无须沾沾自喜。因为,无论怎样,都已经过去。
考后放松当然是必要的,但最忌讳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尤其是多年的学习生活已经让考生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如果短期内突然改变,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舒缓压力至少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能过度,适可而止,不能影响正常的作息规律;二是健康向上,有益身心,比如新闻报道中提到的运动、旅游、“充电”等,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总之,不论怎样放松,都应该保持适当忙碌,让考前和考后的生活反差不至于太大。
而且,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高考之后,上大学之前,也需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如果是去外地上学,对多数00后来说,恐怕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这就需要生活技能上的准备,从某种程度上说,独立的生活能力比考试更重要。
不过,高考既然是选拔性考试,就一定会有所谓的“失意者”。考场失意的考生应该在心里降低对高考的看重程度,灵活看待自己的未来。考生们应该认识到,决定一个人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高考成绩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人生之路怎样走,不仅要看考试成绩,看学历,还要看自身的基础、自我管理能力和性格、觉悟、毅力等等。
总而言之,高考虽然结束,焦虑却没有随着高考的结束而结束,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考生既要担心成绩的好坏,又要面对莫测的前途,甚至旁人的关心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外界对此也应该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