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2016-05-20 17:13
[ 摘要]记忆力衰退,想记的一点没记住;模拟考试失利,越着急越糟糕,成绩急剧下滑;焦虑失眠,内分泌紊乱这些情况,你家孩子有没有?如何应对高考,卸下考生的心理包袱?来,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吧。
记忆力衰退,想记的一点没记住;模拟考试失利,越着急越糟糕,成绩急剧下滑;焦虑失眠,内分泌紊乱,厌学……
这些情况,你家孩子有没有?如何应对高考(精品课),卸下考生的心理包袱?来,听听心理专家的建议吧。
青岛二中的心理老师曾莉表示,面对高考这样的大事,要让孩子做到心静如水地全心投入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有时烦躁、焦虑很正常。但如果出现过度焦虑,就需要及时疏导。
对学生来说……
【如何调整心态?】
1、应理性看待模拟考试及成绩
曾老师说,高三学生常常因各次综合考试的成绩或喜或忧,而实际上,高考成绩既与模拟考试相联系,又是一次独立的应考过程,所以不必受模拟考试成绩影响太大。有的人常把平日考试因几分之差而下降几个名次与高考因一分之差而落榜相提并论,以警告学生要十分注意考分。其实,这是一种表面化、机械化的类比。高考因一分之差的确会有成千上万的考生落榜,但我们也看到了考生之间有几十分之差却录取在同一大学的同一个系里。
考砸了可以不高兴,但却应该感到很侥幸。真正值钱的卷子是有问题的卷子。
2、调整考试动机使之适度
上大学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升入大学就获得了走向一生幸福的通行证、就进了保险盒?其实,应届高考只是高中学习的结束,并不是追求学习和深造的终止。
曾老师说,动机只有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易造成心理上的过度焦虑或过度松懈,都不利于目前的高三学习和高考。
所以,学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对高考有一个客观的自我期待,同时要明白: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考试都是有好处的,只有过度焦虑才影响人的学习或工作效率。
3、淡化对高考结果的关注、合理期待
面对高考结果的不可知性,许多同学出现“就怕万一”式的担心,对成败或高考结果的期待无弹性、不留让步的空间、不能允许自己出一点点差错,一错就慌乱溃败。这种预期恐惧对当前的学习和高考都是不利的。冷静想一想,高考还没进行,一切尚未定论。虽然平日学习也有不少薄弱环节,但以往的成绩也证明自己是有一定实力的,现在的任务是要有条不紊地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考,只有不为高考担心才能保证正常乃至超常发挥。所以,要放弃对高考结果的过度关注,将精力更多地投到当前的学习上。
4、接纳烦躁,克服焦虑,提高效率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认为自己“很努力,但效率较低”的占48%,“不够努力,也谈不上有效率”的占38%。自我低效感的产生,一方面是高压、劳累、焦虑确实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是面对高考的不可知性,同学们为增加把握,总有一种对学习的工作量和学习目标高要求的倾向,因而产生相对低效感。所以,既要注意休息、调整学习状态,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目标、计划,以免产生自我低效感而自我挫败。
5、让良好的人际环境赢得良好的心理环境
曾老师表示,首先要体谅父母。父母会唠叨一些正确的废话,有时会干预你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有时会谈论一些有关高考的话题,如果不想听,好好跟父母说,或者写个纸条给他们。不要与父母正面冲突。
其次要信任老师。“他们已经经历过N届高三了。作业可以不写,前提是你能安排出比老师更合理的计划,这个难度有点大。”
还要理解同学。“以应对高考为一切的重心,搁置争议,用理解、支持为你们的同学友情作注解吧!”
【考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
曾老师说,考前五分钟的时间要好好利用,可以看看试卷有无缺页,然后缓慢而工整地填涂各项。
心态上,考生最好能做到遇难不慌,遇易不喜。不必追求心静如水,适量的紧张或许有好处。
做题时,考生要注意先易后难;检查试卷有针对性,需重新读题;如果考试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都要告诉自己:“没关系,能解决。”
【缓解考生紧张失眠的5大诀窍】
认知调整
在考试之前,考生尽量减少再学习新知识,多复习以前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头脑中学习内容的顺利提取,有利于考试的现场发挥。在考试前,考生也尽量不要去考虑将来考取哪所大学,这个时候设想目标已只会徒增压力。总之,在考试前几天,情绪好时就复习知识,否则就休息。
放松训练
很多考生在考前很焦虑,想起高考就紧张,这时就需要放松了。每天临睡前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尤其是做一些专业的放松训练会更好。比较放松的乐曲有《平湖秋月》、《梦幻曲》、《催眠曲》等。
体育运动
在睡前进行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会很快入睡。全身心的运动会使身体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肺泡通气量,增加血液含氧量,从而有助于改善大脑供血供氧,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促进睡眠,也能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运动是最有效的情绪疏导工具,能减轻应激反应及其对生理的影响,有效释放压抑的情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规律饮食
多吃谷物,供给充足的能量,摄入鱼、肉、蛋、奶、豆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搭配新鲜的蔬菜、水果,均衡营养,保持精力。另外,父母多煲汤给孩子喝,选择清淡滋补的汤,比如丝瓜花蛤汤、蔬菜羹,也可在羹汤里加适量的醋,如酸辣汤等。同时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补充气血的营养品,保证考生精力充沛迎接考试。
按时作息
尽力将平日作息时间调整到与高考的时间一致。如果调整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考生在考前的几天里身体健康,就会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
对家长来说……
【家长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孩子调整心态?】
曾老师说,支持的前提是理解,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关爱。要想更好地做孩子的支持者,请多听听孩子的心声。
1、家长情绪要力求稳定
要想让孩子情绪稳定,家长首先做到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家长心态越稳定,对孩子的心理支持力度就越大。因为情绪是相互感染的。家长要用自己成年人的人生智慧客观、理性地看待高考,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成绩的升升降降,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不良状态,在高考前,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和内在的干扰,冷静对待各种事情,包括冷静对待孩子的极端情绪。
2、家长要心情愉快
心情要愉快,首先要对孩子的高考有客观期待。有的家长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紧张、焦虑、愁眉苦脸,这一切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会给孩子带来无名的压力。而家长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会形成一种温馨的心理氛围,进而消除孩子的抑郁、焦虑、苦闷,使孩子有一份更愉快的心境。
3、给孩子安静的心理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只是少会客、少打电话、少看电视等,还包括给孩子安静的心理环境。首先,要少唠叨。不要反复叮咛孩子要抓紧时间、要认真、要改掉马虎的习惯、一分之差就会落榜、一定要注意等等。这些话大多是正确的废话,孩子听得太多了,没多少现实的意义,只会让孩子厌烦,破坏孩子的心情。其次,要少干预孩子具体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孩子有他自己的打算,家长的指点往往起不到多少积极作用。第三,少谈论有关高考的话题,尤其要慎重的传递有关高考的小道消息。
4、不要过度关注孩子
家长在高考前适当的关心孩子是应该的,特别是生活上的一些问题有必要照顾周全。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一会给孩子吃点、一会给孩子喝点,一是干扰了孩子的学习,二是给孩子增添心理压力,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对高考也产生更多的恐惧。另外,也不要过分顾忌孩子的学习,说话悄悄的,做事蹑手蹑脚,让孩子感觉到满家的空气都充满紧张的味道。这都不利于孩子的复习和高考心态调整。
5、督促孩子运动与娱乐
考前复习是紧张的,孩子的大脑需要更多的氧气和养料。这就需要增加运动和娱乐,以放松精神、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提高效率。具体做法,尊重孩子的意见。
6、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孩子在高考前心情波动较大、情绪烦躁不安、心态不好等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家长可设法帮助孩子。如经常跟孩子聊聊天,饭后散散步,多沟通,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就已经达到了疏泄情绪的效果,如能客观的帮孩子加以分析、引导,就更好的帮助了孩子。
多听、少讲、少指导,主要是倾听、理解。另外,要让孩子保持与外界的正常接触,尤其是同龄人的交流,他们在一起或相互鼓励、或“同病相怜”,都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疏泄方式。
7、对高考结果合理期待并无条件地接纳
要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自己孩子的客观情况合理期待,要让孩子感受到,家是他强大的心理后盾,无论他的高考成败,家长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他。
【家长须知:不能对高三生说的十大“高考忌语”】
忌语一:“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
点评:孩子都想考出好成绩,可高考是一种能力考试,如果家长不切实际地乱嘱咐,反倒让孩子心里更没有底气。
忌语二:“祝你成功!”
点评:与其祝愿成功还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关心考生安全的话语,因为这样一句话传达的信息是“爸爸妈妈关心我,而不只关心我的成绩”。
忌语三:“记住你的目标,成败在此一举!”
点评:过分强调高考在人生中的作用,认为孩子如果考不上,或者考不到一个好的高校,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前途。
忌语四:“我们家孩子模考成绩回回棒,老师说考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点评:模考毕竟不是真枪实弹的考场。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这样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到时候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挥。
忌语五:“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点评:高考前老师已经反复叮咛了,这时家长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因为任何一个考生都不愿意在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上丢分。
忌语六:“现在检验你复习好坏的时刻来了,你要好好把握。”
点评:如今的孩子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家长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孩子那本来就容易波动的情绪更加难以平静。
忌语七:“再坚持一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
点评:孩子听到这话,会感觉自己是家长的负担,好像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碰到倔强、任性的孩子,可能会顶撞,以至于伤害双方感情。
忌语八:“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孩子来相互攀比,一个正确的心态是,不管人家的孩子如何,只要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父母就应该有所满足。
忌语九:“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要有出息。”
点评:现在的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他们也希望能得到孩子的回报。很多家长都认为,在孩子没有成人之前,孩子学习优秀、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悉心栽培最好的回报。
忌语十:“考不上爸爸妈妈也不会怪你,明年我们再重新复习。”
点评:很多家长希望用这样的话来给孩子减压,帮他们宽心。其实,大部分考生对这句话非常反感,他们觉得还没有高考就说这话,就是家长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其实,高考不光是一场知识的挑战,更是一场“心理战”。离高考越近,心理素质越显得重要。备考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在失望与希望、懈怠与勤奋中坚韧迎考,这是对身、心、智的锤炼过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练品格,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