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2019-04-18 14:09:55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
高二女孩小A的内心很纠结——明明在追求优秀,却因担心成了同学口中的“名人”,而不敢将自己的优秀展示出来。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咨询师发现,部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坚信“挫折教育”,为孩子的成长竖起了无形“路障”,建议改用正确有效的反馈,帮助孩子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跟外界建立积极有效的链接。
案例:“我不能对好的东西有幻想”
小A,广州某中学高二女生,在期末考试之后走进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在陈述咨询问题之前,就已控制不住地先大哭了一场。
她表示心理压力特别大,起因于期末考试中突出的成绩表现,让自己在学校里成了“名人”,前几天有陌生的同学在路上遇到她,热情地跑过来“告白”:“哇,你就是小A吗?你真是太厉害了,我们几个都是你的粉丝,你就是我们的女生之光!”面对这些赞美,小A没有感觉到喜悦,反倒是沉甸甸的害怕,随后的几天压力越来越大,遂前来咨询。
交谈中,咨询师丁莉发现小A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譬如“我不能被别人看到我很好,一旦别人看到了,好(成功)就会远离我”“我不值得拥有好的东西,我不能对好的东西有幻想”……小A甚至提到,每年的生日对她来说是很痛苦的日子,因为面对着生日蜡烛许愿的时候,她的心里交织着谎话和担忧。“我不敢说出真实的愿望,因为我害怕我一旦真的想了我真正想要的,我就永远得不到。”讲到这里,小A再次哭了起来。
同时,咨询师还发现小A并非是个不追求“优秀”的孩子,相反,她是个积极上进的孩子,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但是又对“优秀”有着莫名的恐惧和害怕,害怕自己一旦被人发现“优秀”,这些自己渴望的“好”的东西就会立刻抛弃自己,所以她一方面刻苦努力追求着优秀,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优秀展示出来之后会消失不见的巨大恐惧。
分析:父母营造“挫折情境”是好心办坏事
为什么小A会这样矛盾,为什么她明明追求着优秀,却不敢将自己的优秀展示出来?通过咨询,咨询师了解到,小A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坚信“挫折教育”,觉得现在孩子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担心以后出了社会不能适应或者抗挫折能力差,所以在小A小的时候,父母就阵营一致,为孩子刻意营造一些“挫折情境”,期待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小A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父母的这番“好心”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反倒给了小A极大的打击和挫败感,让她有了一个奇怪的因果联系,即“做得好——好会消失,环境会变差”。对小A 来说,幸运的是她内在的自我依然是追求积极上进的,所以虽然屡遭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但这个不合理的循环信念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情绪,让她产生了一种“我不值得拥有美好”的错误观念。
建议:
挫折教育应该在
自然情境中开展
因为是小A单次来访,所以咨询师尽量从小A的角度帮助分析她的恐惧并非是“人生如此”,而是因为父母的“人为设置”,随着她自身力量的增强和发展,父母对她施加的影响会相应减弱,她的人生更多会由自己负责。
但咨询师很希望对父母们说,挫折教育,更多的应该在自然情境中开展和进行,身为父母,既不要人为的充当孩子的“保护伞”,也不要人为的充当孩子的“路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反应和感受更加重要,孩子需要借助父母的经验成长,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更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反馈。正确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个世界,跟外界建立积极有效的链接。(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穗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