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1日 14:08 来源:北京考试报
现象:
考爸考妈普遍认为:孩子学习那么紧张,哪能因为生活琐事让孩子分心、耽误功课呢?他们应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才能考出好成绩。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包揽了孩子学习以外的杂事,孩子的生活中就只剩:好好复习+认真考试。
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高考面前无小事。就算孩子有能力处理好事情,父母也一定要帮助上心一点儿,不管是网上填报信息,还是参加考试检点物品,抑或选择志愿。总之,他们对孩子表现得很不放心,似乎孩子上了高三后各方面能力都退步了,以往能做好的事情现在反而不能做好了,必须父母帮帮忙、把把关才行。
上述想法和做法真的能够起到正向作用、助推孩子的复习和考试吗?
分析:
其实,父母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只在一部分孩子身上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另一些孩子来讲,会觉得哭笑不得,甚至不胜其烦。
1.先来说说那些很“享受”父母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吧。以往没上高三的时候,他们也一直依赖父母为自己处理各种生活琐事,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应对学习,并且还应对得并不顺利,不是作业写不完,就是考前丢落物品、考场上看错题目,或者记不住老师平时布置的各种任务。从理论上讲,既然父母包揽了其他一应琐事,孩子只做一件事情,应该做得妥帖、漂亮才对,为什么只做一件事情还做不好呢?因为家长长期的包办代替削弱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强化了依赖和懒惰心理。这种长期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具有迁移效应,很自然就体现在学习和考试中了。有的孩子对自己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登录网上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等重要信息都记不清、记不全,恰是长期依赖父母所致。正如很多家长越来越认识到的:生活中懒惰、缺乏责任感、不善于管理时间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很难表现得游刃有余。换种说法,具有责任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从这一点上讲,学习和生活并不矛盾,毕业班的孩子可以减少家务、减少杂事,但是不应该完全变成一架学习机器。
有些父母朋友会有一个心理误区:我们紧着帮还不成,要是不帮不就更不成了吗?不好的循环恰恰是这种思维逻辑造成的:父母包办→孩子能力削弱、缺少责任感→学习不理想→父母更加包办→孩子进一步依赖→学习更不理想……究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突破口和时间点,适当打破这个不好的循环,父母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相同,不同的孩子没有统一的模式。
2.再来分析一下另一部分孩子的心理感受。没上高三时,包括学习在内的许多事情都是自己处理的,心理上一直比较有自信心和掌控感。进入高三后,父母的态度和做法明显发生变化:由以往的不关注、很放手突然变得很关注,大事小情都要参与、确认、提醒、把关,这也让孩子感到很不适应。有的孩子可能会感受到不被尊重、横加干涉,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爸妈在高三这么关心我,为我做了这么多,要是再考不出好成绩,就太对不起爸妈了!”
显然,不征询孩子的意见、忽视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厢情愿地帮这帮那,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是家长的心理需求:虽然我以前没怎么帮过你,高三这一年我可是竭尽全力了。所以,你将来考成什么样全在于你自己了,跟我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撇清责任”的做法似乎也不够妥当。
分析到这儿,很多父母朋友也许有些迷惑:不帮不是,帮也不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考爸考妈呢?
建议:
第一,拿起征询和商量的“法宝”。高三的孩子,认知水平快要接近成年人了,多数孩子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习惯有一个大致的评估。加之情感的逐步成熟和自尊需求渐趋强烈,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强的自主愿望。家长如果看到孩子很忙、很累,想帮忙,请跟孩子友好地征询和商量。征得孩子同意后的帮忙,有的放矢,帮到了刀刃上,不仅父母高兴,孩子也很感激。有时候,有些事情,孩子执意不愿父母帮忙,希望自己亲自处理,父母就一定要忍耐住急切的帮忙之心,用信任的态度给孩子鼓劲儿。当孩子经过努力处理成功时,温馨点赞;在孩子处理不妥时,默默陪伴,不要讽刺挖苦。如果孩子在失意时向父母求助,那是对我们很高的信任,我们就可以像随时待命的战士一样一展身手了。
第二,保留健康积极的业余爱好。前已述及,在父母的包办代替下,有些孩子生活中只剩下了学习一件事情,而忍痛放弃了大多数,甚至全部的业余爱好。因为父母认为那些是“没用的、浪费时间的”。时间长了,孩子也就懒得再顾及这些曾经的爱好了。
于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孩子需要喘口气儿、放松一下,怎么办呢?既然琴不让弹、棋不能下,更别说出去打打球、跑跑步之类健康的爱好,就只有拿起手机消遣了。而看手机,恰是父母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有的父母会抱怨:“这孩子,撵都撵不出去,就惦记着看手机。你倒是出去放松一下啊!”似乎忘记了当初那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是怎么收起各种健康的爱好,变得懒洋洋、只爱看手机的。
常有成绩优秀的孩子介绍学习经验时,提到提前预习、抓紧课堂、及时复习、科学管理时间、坚持健康爱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参加课外活动等。也总有父母羡慕“人家的孩子怎么有那么充沛的时间和精力,什么都没耽误”。
其实,其他的学习经验暂且不说,单说健康的业余爱好这一条,是每个孩子都要保留一点的。不管孩子上了高三成绩优秀与否,都需要健康的爱好来放松身心、调节大脑,甚至宣泄情绪。因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是一种享受,看上去似乎“浪费”了一些做题的时间,但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付出。偶尔为之,有何不可呢?当健康的爱好帮助孩子缓解了疲劳、调节了大脑、愉悦了心情时,后续的学习更有劲儿了,效率更高了,这还能算“浪费时间”吗?
总之,温馨提醒考爸考妈,不要在缓解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时让孩子感到不适应、有压力。凡是跟孩子有关的事情,请跟孩子商量着办。毕竟,我们代替不了孩子。(北京二中教育集团博士郭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