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来源:中国教育报) 06-19 10:28
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专业”,并非标榜,也不是唱高调,而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名学子的高尚追求。应该看到,“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不矛盾,并不是说为了自身完美而选择专业,就会有悖于人类的幸福。事实上,许多专业既可使自己完美,也能为人类带来幸福,比如钱七虎等科学家的选择。
又是一年志愿报考季。据报道,各高校的轰炸式招生宣传进入高潮。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宣传攻势”下,人们会发现,一些高校虽是“双一流”却走“低调路线”。它们也许不在一线城市、也许没有响当当的名字,但是其骄人的科研教学成绩和毕业生,却在国家的要害关节产生着重要作用。
从军工科技傍身的“硬核”高校,到仰望星空的“航空航天牛校”,再到扎根西部的“隐藏名校”……媒体梳理了一批“热血牛校”,个个卓尔不群,但知名度并未给人如雷贯耳之感,她们的传奇如何续写?自然需要一代代优秀学子投身其中,在接受教诲的同时学成报国,回报母校。
应该说,报不报考这些牛校,纯属学子的自由。所谓志愿中的愿,既有意愿之意,也有自愿之义,报考哪所高校,考生既需要结合实际,比如考分,也需要结合志趣,比如兴趣爱好,一旦互不适合,则互相耽误。
更应该看到的是,在尊重个人兴趣和意愿的基础上,填报志愿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衔接起来,更有现实意义。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曾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19岁进入哈军工开始,他就选择了火炸药专业。“跟航天、导弹等热门行业相比,这项工作太基础、太枯燥、太危险了,甚至一辈子也出不了名。”既然如此,王泽山为何选择这个专业呢?答案是,“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离开它,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
一句“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让人感慨万端。无独有偶,为港珠澳大桥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也说过,“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在哪,要站在国家全局考虑问题”。这种觉悟的背后是责任,是深沉的家国情怀,是熠熠生辉的科学担当。
历览诸多著名科学家,不难发现,他们都怀有爱国情、报国志,在选择专业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因为国家需要。特别在国家危难之际,这样的选择更有高度,也更值得崇敬。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1946年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学成归国前还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程开甲生前说过:“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不是标榜,他用一生的选择践行了这句话。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这一判断不仅适用于选择职业,也适用于选择专业,因为先选择好专业,才有利于日后选择职业。选择专业,既需要考虑我们自身的完美,也需要考虑人类的幸福。
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专业,并非标榜,也不是唱高调,而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一名学子的高尚追求。应该看到,“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并不矛盾,并不是说为了自身完美而选择专业,就会有悖于人类的幸福。事实上,许多专业既可使自己完美,也能为人类带来幸福,比如钱七虎等科学家的选择。
毋庸讳言,一些专业看似来钱快,很光鲜,但并不具备多深的内涵。与其跟着热门专业走,不如找寻适合自己的专业;与其盲目跟风,不如登高望远,把才华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结合自身特点,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乃至为核心技术突破贡献力量,无疑更有成就感。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专业选择看似个体选择,实则关乎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当莘莘学子具有超越小我的视野,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不仅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能在报效祖国时绘就出彩人生。于此而言,在个人与家国中找到洽接,便能实现多赢,在生机勃勃的新时代造就更丰富的新气象。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