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经大学公布了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中央财经大学2019年共有毕业生4310人,其中本科生2439人,硕士生1779人,博士生92人;其中男生1511人,女生2799人,男女性别比为:1:1.85,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去向4187人,总体就业率为97.15%。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2336人,就业率为95.78%,硕士生落实就业去向1759人,就业率为98.88%。
1.基本情况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2019年共有毕业生4310人,其中本科生2439人,硕士生1779人,博士生92人;其中男生1511人,女生2799人,男女性别比为:1:1.85,详见表1。
图片
2019年毕业生中,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7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27%,其中本科生392人,硕士生167人,博士生13人,详见表2。
图片
2019年毕业生来自全国7个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本科毕业生生源分布较多的地区依次为华东地区(533人)、华北地区(521人)、西南地区(373人)和西北地区(316人),硕士毕业生为华北地区(543人)和华东地区(506人),博士毕业生为华北地区(35人)和华东地区(20人),详见表3。
图片
图片
1.2就业率与就业结构
1.2.1 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11月25日,我校毕业生中落实就业去向4187人,总体就业率为97.15%。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2336人,就业率为95.78%,其中国内升学659人(27.02%),出国(境)留学524人(21.48%),签协议(合同)473人(19.39%),灵活就业669人(27.43%),自主创业10人(0.41%),参军入伍1人(0.04%)。
硕士生落实就业去向1759人,就业率为98.88%,其中国内升学26人(1.46%),出国(境)留学22人(1.24%),签协议(合同)1568人(88.14%),灵活就业136人(7.64%),自主创业6人(0.34%),国际组织1人(0.06%)。
博士生落实就业去向92人,就业率为100%,其中国内升学6人(6.52%),签协议(合同)83人(90.22%),灵活就业3人(3.26%),详见表4。
图片
1.2.2 分学院、专业情况
我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9个培养单位、63个专业,各学院(研究院、中心,以下简称学院)、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5。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校2019年硕士毕业生分布在24个培养单位、68个专业,各学院、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6。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校2019年博士毕业生分布在16个培养单位、23个专业,各学院、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7。
图片
1.2.3分群体情况
1.2.3.1 分性别就业情况
我校2019年毕业生中男生1511人,女生2799人。本科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为94.91%,女生为96.25%;硕士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为99.17%,女生为98.73%;博士毕业生中,男女生就业率均为100%,具体情况见图1、表8。
图片
1.2.3.2 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校2019年共有少数民族毕业生572人,其中本科生392人,就业率为94.90%;硕士生167人,就业率为100%;博士生13人,就业率为100%,具体就业结构见表9。
图片
1.2.3.3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校2019年共有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546人,其中本科生435人,就业率为96.09%;硕士生111人,就业率为100%,具体就业结构见表10。
图片
2.1继续深造情况
2.1.1 国内升学情况
我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高校研究生人数为65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7.02%。其中,考取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人数为582人(88.32%),考取京外高校研究生人数为77人(11.68%),具体地域流向见图2;考取本校研究生人数为332人(50.38%),考取外校研究生人数为327人(49.62%),主要院校流向见表11。
图片
图片
图片
2.1.2 出国(境)留留学情况
我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524人,占本科生总人数的21.48%,分别去
往美国、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5个国家(地区)。其中,去往美国留学的人数居首(232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44.27%;去往英国留学的人数居二(129人),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24.62%,主要国家(地区)流向见图3。
图片
根据2019-2020年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我校255名本科生赴世界排名前50高校留学,占比为48.66%;106名本科生赴世界排名51-100高校留学,占比为20.23%;本科毕业生赴世界排名前100高校留学占比达68.89%,出国(境)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其他排名分布情况见图4,赴世界排名前50院校流向见表12。
图片
2.2 签约情况
2019年,我校2439名本科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47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9.39%。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为243人,占签约人数的51.37%;签劳动合同230人,占签约人数的48.63%。
1779名硕士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1568人,占硕士毕业生总人数的88.14%。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为1043人,占签约人数的66.52%;签劳动合同525人,占签约人数的33.48%。
92名博士毕业生中,签约人数为83人,占博士毕业生总人数的90.22%。其中签就业协议人数为76人,占签约人数的91.57%;签劳动合同人数为7人,占签约人数的8.43%,详见图5。
图片
2.2.1 签约单位地域流向
我校毕业生签约地域以北京、江浙沪、广东为主。2019年,我校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比例为59.56%,其中本科毕业生为42.28%,硕士毕业生为64.80%,博士毕业生为59.04%。从京外签约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以签约江浙沪(12.05%)、西南地区(12.05%)和广东(9.09%)等地单位为主;
硕士毕业生以签约江浙沪(8.74%)、广东(7.02%)和华北地区(其他)(4.59%)等地单位为主;博士毕业生则以华北地区(其他)(10.84%)、西南地区(9.64%)和江浙沪(8.43%)等地单位为主,具体流向见图6。
图片
图片
2019年毕业生中,共有623人回生源地区就业,占签约总人数的29.32%。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中回生源地区就业分别有179人、408人和36人,占签约毕业生比例情况见图7。
图片
2.2.2 签约单位行业流向
我校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广泛,其中金融业一直为本科、硕士毕业生最主要的行业流向,教育业为博士毕业生最主要的行业流向。2019年,我校本科、硕士毕业生签约金融业单位比例分别为32.35%、51.59%,博士毕业生签约教育行业单位比例为63.86%。
从具体流向看,本科毕业生在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会计业等多行业就业,其中银行业居首,占签约总人数的20.51%;硕士毕业生签约银行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证券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等行业单位人数众多,其中银行业占签约人数的26.47%;博士毕业生在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银行业、证券业等行业分布较多,详见表13。
图片
2.2.3 签约单位性质流向
我校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多元。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以国有企业等企业单位为主,2019年本科毕业生签约企业单位的比例为86.89%,其中签约国有企业的比例为45.03%;硕士毕业生签约企业单位的比例为82.59%,其中签约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为62.69%;博士毕业生签约高等教育和科研设计单位的比例为66.27%,签约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为14.46%。
此外,一成以上的毕业生签约各级党政机关,其中,本科毕业生签约党政机关的比例为11.21%,硕士毕业生为10.27%,博士毕业生为12.05%,详见图8。
图片
2.2.4 签约单位情况
根据毕业生签约单位情况统计,我校毕业生签约单位整体分布广泛、行业优势突出、单位质量较高。签约总人数7人及以上的主要签约单位共45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2家,占签约7人及以上单位的48.89%,详见表14。
图片
图片
2.3 西部、基层、地方选调及国家项目就业情况
我校2019年毕业生中,共238人签约西部地区单位,占签约毕业生总数的11.21%,其中本科毕业生108人(22.83%),硕士毕业生114人(7.27%),博士毕业生16人(19.28%);县(市、区)及以下单位就业毕业生96人,占签约总人数的4.52%,其中本科毕业生43人(9.09%),硕士毕业生50人(3.19%),博士毕业生3人(3.61%);签约地方选调生项目68人,占签约总人数的3.20%,其中本科毕业生30人(6.34%),硕士毕业生36人(2.30%),博士毕业生2人(2.41%),详见表15。此外,我校还有1名本科毕业生参军入伍,1名硕士毕业生到国际组织任职。
图片
2.4 自主创业情况
2 0 1 9 年,我校共有自主创业毕业生 1 6 人,其中男生 7 人( 4 3 . 7 5 % ),女生 9 人(56.25%);全部自主创业毕业生已注册成立公司。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毕业生自主创业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5.00%),教育(25.0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75%),批发和零售业(18.75%)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5%)等行业,详见表16、图9。
图片
图片
此外,根据面向毕业生开展的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意愿率达31.57%;意向毕业后创业的毕业生中,27.01%实际尝试创业,7.11%成功创业。
2.5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截至2019年11月25日,我校毕业生中未落实去向12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3人,硕士毕业生20人。从具体意向来看,本科毕业生拟继续深造的人数最多,占比74.76%;未就业硕士毕业生准备继续求职的人数居多,占比75.00%,具体详见表17。
图片
截至2019年12月25日,未就业毕业生中114人接受调查,占比92.68%,其中本科毕业生95人,7人已入职工作/实习(7.37%),5人已出国(境)留学(5.26%),75人拟继续深造(78.95%),5人有就业意愿,正在求职中(5.26%),1人自由职业(1.05%),另有2人因其他原因无就业意愿,暂不就业(2.11%),超过九成本科毕业生已有明确深造院校或签约单位意向;硕士毕业生19人,1人已入职工作/实习(5.26%),4人拟继续深造(21.05%),14人有就业意愿,正在求职中(73.68%),详见图10。
图片
2.6 就业市场情况
2018-2019学年,我校共接待1290家用人单位入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其中283家举办了专场招聘会,1007家参加了我校举办的37场校园双选会;用人单位通过我校就业信息平台共发布招聘信息3601条。
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中,金融业、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均接近半数,分别占入校招聘用人单位总数的48.53%、47.67%,北京地区单位的比例达70.62%,与毕业生签约单位流向匹配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就业市场主渠道效用显着,校园招聘活动及校内招聘信息平台是毕业生获取成功签约单位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近两年通过校内渠道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达六成以上。
此外,就业市场的行业、核心单位稳定性高,连续五年接收我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金融业、国有企业、北京地区单位的比例均达半数以上,分别占连续五年接收我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总数的64.81%、79.63%、75.93%。连续五年接收我校毕业生的核心单位见表18。
图片
图片
3.1就业期望
3.1.1 就业意向
调查显示,我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中,意向国内升学比例为58.52%,意向出国(境)留学比例为43.37%,意向毕业后直接工作比例为44.49%;研究生毕业生以意向工作为主,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94.58%;本科、研究生毕业生有创业意向的比例分别为4.81%和5.04%。详见图11。
图片
此外,我校2019年本科毕业生中,52.47%愿意选择到基层就业,36.17%考虑将地方选调生作为就业去向;研究生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选择地方选调生的意向率均高于本科毕业生,分别为64.06%、50.00%;本科、研究生毕业生意向到国际组织工作比例分别为6.01%、3.17%,详见图12。
图片
3.1.2 工作地域期望及达成
调查显示,我校2019年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79.35%在求职开始时期望留京工作,20.01%期望到江浙沪地区工作,12.84%期望到广东地区工作。毕业生工作地域期望的总体达成率超过八成。详见图13。
图片
3.1.3 工作行业期望及达成
调查显示,我校2019年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81.33%期望在金融业单位工作,其中对银行业工作有期望的毕业生比例最高(60.32%),其次为证券业(54.04%)。从达成情况来看,49.40%的毕业生达成了金融业工作期望,39.48%达成了其他行业工作期望,详见图14。
图片
3.2就业竞争力
3.2.1 就业机会
调查显示,我校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每人向42.87家单位投递过简历,接到过18.47家单位的面试邀请,最终获得3.92个就业机会,研究生毕业生投递简历、接收面试邀请、获得就业机会的数量均高于本科毕业生;八成以上毕业生在落实工作时已拥有2个或2个以上就业机会,研究生毕业生的这一比例达87.53%,详见图15。
图片
图片
3.2.2 薪酬水平
调查显示,我校2019年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为9573.74元/月,实际获得的平均起薪为8862.14元/月。其中,研究生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为10290.89元/月,实际获得的平均起薪为9491.53元/月,本科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为8009.72元/月,实际获得的平均起薪为7062.16元/月;毕业生实际起薪水平均达到期望起薪的90%以上,详见图16。
图片
从分行业情况看,证券业实际起薪最高,为10953.19元/月,其次为其他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从分岗位情况看,金融业务人员实际起薪最高,为9472.00元/月,其次为工程技术人员、经济业务人员等,详见表20、21。
图片
统计指标
继续深造=国内升学(含博士后)+出国(境)留学签协议(合同)/ 签约=签就业协议+签劳动合同灵活就业=单位用人证明+自由职业
落实就业去向=继续深造+签协议(合同)+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国际组织
未就业=拟国内升学+拟出国(境)留学+有就业意愿待就业(在京/回省待就业)+暂不就业
就业率=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总数×100%
签约率=(继续深造+签协议(合同)+参军入伍+国际组织)/毕业生总数×100%
深造率=继续深造/毕业生总数×100%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